图片
前几天整理老物件,翻出外婆留下的艾灸盒,布满铜绿的盒身刻着 "气血足,百病无"。
突然想起小时候她总用土办法给我补气血 ——艾草熏烤。
如今才懂,那些看似土气的方法,藏着最朴素的养生智慧。
今天就把这套 "土法" 拆解给你,用五个穴位搭配简易艾灸,让气血像春天的溪水一样慢慢充盈起来。
(戳上图,可进店)一、曲池穴:为补气血清出通道
为什么先清内热?
就像给枯萎的庄稼浇水前要先除草,补气血前需先清掉体内的燥热。
现代人熬夜、吃辣、压力大,很容易积累内热,就像水管里堵了淤泥,补再多营养也流不通。
曲池穴意思是:「弯弯曲曲的池水」,既然有水,肯定可以清热灭火。
位于:屈肘45度,手肘横纹外侧端凹陷处。
图片
曲池属于阳明经,在局部涂抹蓝色艾草精油后,直接用纯铜刮痧板刮痧,能清泻阳明经热,就像给身体打开散热窗,尤其适合解决上火引起的口干舌燥、脸上冒痘、大便干结。
经常熬夜、爱吃火锅、脾气急躁的人,先刺激曲池 3-5 天,再开始补气血更好。
图片
二、照海穴:为气血生成备足「水源」
为什么要滋阴?
气血就像煮饭的米和水,阴虚缺水时,补气血就像干煮米,只会越补越燥。
照海穴顾名思义,就是太阳照射大海,海水蒸发往天上飘,水蒸气可以滋阴清热。
是肾经的「滋阴开关」,在内踝尖下方的凹陷处,按揉时能感觉到一股清凉感向足部扩散。
照海通阴跷脉,专补全身阴液,就像给干涸的土地引水灌溉,改善皮肤干裂、咽喉干痛、失眠多梦。
睡前用1.8cm石磨艾条温和灸照海穴 15 分钟,让肾阴像泉水一样上涌;
阴虚严重者可在艾灸后喝一碗米汤冲鸡蛋,米油能健脾滋阴。
适合经常口干、皮肤粗糙、更年期潮热的人,灸照海能让身体从里到外润起来。
图片
三、列缺穴:让气血能「跑遍全身」
为什么要宣肺?
「肺主宣发」,肺是气血运行的「动力泵」,肺气不足时,补进去的气血就像没开阀门的水管,到不了四肢末端。
列缺穴是肺经的穴位,在桡骨茎突上方,腕横纹上 1.5 寸。
图片
列缺通任脉,能将肺气输布到皮肤毛发,就像给气血运行的管道加压,改善皮肤干燥、鼻塞咳嗽。
《四总穴歌》说 "头项寻列缺",其实它还能让补进去的气血顺利到达面部,让脸色红润。
图片
四、血海穴:为气血生成「备足原料」
为什么要养血?
血是气血的「物质基础」,血虚时补气血就像煮饭没米,再好的火候也煮不出饭。
血海穴意思是:「血液的海洋」,而血海穴属于脾经,「脾乃后天治病,气血生化之源」,因此,血海穴是脾经的「养血仓库」。
位于:在膝盖骨内侧上 2 寸。
图片
血海穴改善血虚引起的面色苍白、月经量少、头发干枯。
每天艾灸血海穴温度不宜过高,我多用大号滤烟艾灸罐装上石磨艾柱艾灸一根艾柱的时长,让血液慢慢滋生,不至于被大火力的艾条蒸发干血液。
图片
五、足三里:让气血「生生不息」
为什么要健脾胃?
「脾胃乃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」,脾胃是气血的「加工厂」,脾虚时补气血就像劣质工厂,吃再多营养也转化不了。
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,胃经的能量汇聚在此,弯曲膝盖成90度,膝盖骨外侧凹陷往下3寸即为此穴,按揉后会明显感觉胃肠蠕动。
图片
足三里能增强脾胃运化,就像《医学入门》说 "足三里治一切脾胃病",健脾效果堪比专业食疗方。
记得外婆总说:"气血是养出来的,不是补出来的。"
这套土法没有华丽的包装,却像老棉袄一样实在 —— 曲池清掉障碍,照海补足水分,列缺打通通道,血海备足原料,足三里负责加工。
连灸 30 天,你会发现:晨起不再口干舌燥,皮肤像喝饱水一样透亮,爬楼梯不再气喘吁吁,甚至头发掉落都变少了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